循環 回旋。比喻周而復始:花開花謝,月圓月缺,循環無盡。
①循環:如此輪回,終何紀極。
②也稱“六道輪回”。原是印度婆羅門教主要教義之一,佛教沿用發展。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,如不尋求“解脫”,就永遠在“六道”(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)中生死相續,無有止息,故稱。佛教用以解釋人世間的痛苦。
[incarnation;samsara;wheel of life; transmigration of souls; eternal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] 佛家認為世間眾生,莫不輾轉生死于六道之中,生死像輪子旋轉的過程
(1).循環。《南齊書·竟陵文宣王子良傳》:“前人增估求俠,后人加稅請代,如此輪回,終何紀極?” 元 耶律楚材 《轉燈》詩:“團團十方匝,輪迴莫能趓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忽然想到<四>》:“用了這許多好材料,難道竟不過老是演一出輪回把戲而已么?”
(2).佛教語。梵語的意譯,原意是流轉。佛教認為眾生各依善惡業因,在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、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等六道中生死交替,有如車輪般旋轉不停,故稱。也稱六道輪回、輪回六道。《法華經·方便品》:“以諸欲因緣,墜墮三惡道,輪迴六趣中,備受諸苦毒。” 元 關漢卿 《竇娥冤》第二折:“空悲切,沒理會,人生死是輪迴。” 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鬼神》:“殺生及死祀,輪回萬劫殃。” 馬南邨 《燕山夜話·古跡要鑒別》:“原來所謂‘舍身’是佛教的用語,意思是舍出生命,避免輪回的苦厄,祈求來生的幸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