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舞 1.騰躍跳蹦的樣子。 2.舞蹈。亦指表演舞蹈。 3.特指跳交際舞。
①藝術的一種。以經過提煉、組織和藝術加工的、有規律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,反映社會生活,表達人的思想感情。其基本要素是動作姿態、節奏和表情。舞蹈與音樂、詩歌等結合在一起,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。
②雕塑。法國卡爾波作于1869年。表現一群裸體青年男女狂歡跳舞的情景。男青年居中,幾個少女手拉手地環繞著他。作品結構緊湊,形象生動,體態活潑。
③壁畫。法國馬蒂斯作于1909年。描繪由五個女人圍繞一圈,手拉手地跳起圓圈舞。這是馬蒂斯記憶中的法國南方迦太南的圓圈舞。畫面天空運用藍色,地面是綠色,人物則呈紅色,彼此交織在一起,構成了強烈的冷暖對比,達到早期野獸派繪畫藝術的高潮。
(1)
(2) 一般有音樂伴奏的、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
(3) 跳舞
(4) 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時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勢,是一種禮節
(1).手舞足蹈。表示欣慶或頌揚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訟之中孚》:“謝恩拜德,舞蹈欣躍,歡樂受福。” 唐 柳宗元 《罵尸蟲文》:“下民舞蹈,荷帝之力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》:“公既至,以二十騎自衛,入見 蜀 主,諭以禍福,示以恩信。 蜀 之君臣舞蹈感悅。”
(2).臣下朝見君上時的禮節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諛佞》:“初, 煬帝 之被戮也, 隋 官賀 化及 , 善心 獨不至, 化及 以其人望而釋之。 善心 又不舞蹈,由是見害。”《新五代史·唐臣傳·安重誨》:“及 玫 還,返譖於 重誨 曰:‘ 昭遇 見 鏐 ,舞蹈稱臣,而以朝廷事私告 鏐 。’”《再生緣》第七回:“眾官舞蹈朝參畢,拜倒當權極品人。”
(3).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,一般用音樂伴奏。亦指表演舞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