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折 ①彎曲:這條山路曲折得很。 ②錯綜復雜;錯綜復雜的情節:情節曲折|其中曲折一時也說不清楚。
彎曲 不直:彎曲的小路。
愚昧 不開通,落后沒有知識:愚昧無知|這里還處于愚昧狀態。
收縮 1.縮聚,由大變小。 2.緊縮,由分散變為集中。
迂曲 1.亦作"迂屈"。 2.迂回曲折。 3.不直捷,牽強附會。 4.滯塞,不開通。
盤曲 1.盤旋曲折。
屈折 1.屈身;貶抑。 2.扭曲;曲折。
1.彎曲,曲折。
2.指事物的原委本末。
3.委曲,曲意遷就。
畫欄屈曲
(1).彎曲,曲折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謻門曲榭,邪阻城洫” 三國 吳 薛綜 注:“冰室門及榭,皆屈曲邪行,依城池為道也。” 唐 李群玉 《九子坂聞鷓鴣》詩:“正穿屈曲崎嶇路,又聽鉤輈格磔聲。” 明 唐順之 《條陳水運事宜》:“見 閩 浙 人舟行石罅間,屈曲無礙。” 宋教仁 《登韜光絕頂》詩:“徐尋屈曲徑,竟上最高峰。”
(2).指事物的原委本末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法正傳》:“斯乃大略,其外較耳。其餘屈曲,難以辭極也。”
(3).委曲,曲意遷就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諸葛瑾傳》:“其所以務崇小惠,必以其父新死,自度衰微,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,故彊屈曲以求民心,欲以自安住耳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﹝ 萬延之 ﹞性素剛直,做了兩三處地方官,不能屈曲,中年拂衣而歸。” 清 黃宗羲 《澤望黃君壙志》:“余賦性偏弱,迫以飢寒,不得遂其麋鹿之一往,屈曲從俗,姑且不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