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說八道 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瞎說。
胡言亂語 指沒有根據,不符實際的瞎說,或說胡話。
信口開河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。
口不擇言 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。
輕諾寡言 暫無釋義
一簧兩舌 比喻胡言亂語。
天花亂墜 傳說梁武帝時有個和尚講經,感動了上天,天上紛紛落下花來。形容說話有聲有色,極其動聽(多指夸張而不符合實際)。
言三語四 言、語:說、講。形容人多嘴雜,議論紛紛。
無中生有 道家認為,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。把沒有的說成有。比喻毫無事實,憑空捏造。
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,有話就說。
信:任憑,聽任;雌黃:即雞冠石,黃色礦物,用作顏料。古人用黃紙寫字,寫錯了,用雌黃涂抹后改寫。比喻不顧事實,隨口亂說。
[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;talk sheer nonsense;wag one's tongue too freely] 古時寫字用黃紙,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抹改寫。比喻不顧事實,隨意亂說
《文選·劉峻〈廣絕交論〉》“雌黃出其唇吻,朱紫由其月旦” 李善 注引 晉 孫盛 《晉陽秋》:“ 王衍 ,字 夷甫 ,能言,於意有不安者,輒更易之,時號口中雌黃。”雌黃是一種橙黃色的礦物,即雞冠石,可作顏料。古時用黃紙書寫,錯了即用雌黃涂抹重寫。后因稱不顧事實的隨意批評或亂說為“信口雌黃”。 聶紺弩 《讀魯迅先生的<二十四孝圖>》:“許多東西,說是帝王所發明,一面固然由于古人的愚昧,不知那些東西從何而來,強作解事的信口雌黃,一面也應該是一種大的欺騙。” 巴金 《最后的時刻》:“他們胡說什么‘老右派’、‘黑大炮’,‘不會打仗’,這真是一派胡言,信口雌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