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屋 1.亦作"茆屋"。 2.用茅草蓋的房屋。
草屋 暫無(wú)釋義
1.亦作"茆舍"。
2.茅屋。
3.用以謙稱自己的住宅。
茅舍無(wú)煙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亦作“茆舍”。
1.茅屋。《三國(guó)志·蜀志·秦宓傳》:“ 宓 稱疾,臥在茅舍。” 宋 辛棄疾 《念奴嬌·西湖和人韻》詞:“茆舍疎籬今在否?松竹已非疇昔。” 元 曹明善 《沉醉東風(fēng)·村居》曲之二:“茆舍寬如釣舟,老夫閑似沙鷗。” 陳毅 《由北京到廣州》詩(shī):“清水池塘傍茅舍,鳶飛魚躍竹萬(wàn)竿。”
(2).用以謙稱自己的住宅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七:“若得法師降臨茅舍,此乃萬(wàn)千之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