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放厥詞是什么意思
原指顯示文采,鋪陳辭藻:玉瓊琚,大放厥詞。今多用作貶義,指大發謬論:這些御用文人大放厥詞,竭盡造謠誣蔑之能事。國語辭典發表夸張的言詞。如:「今天他在會中大放厥詞。」
大放厥詞的網絡解釋
厥:其,他的;詞:文辭,言辭。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。現用來指大發議論。
貶義詞。北方方言,厥(音jue,二聲)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遐方絕壤 見“遐方絕域”。 »
成語解釋 | 厥:其;他的。原指極力鋪陳辭藻。現含貶義;指人夸夸其談大發議論;而且言不中肯。有時也指胡說八道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清 趙翼《毆北詩話 蘇東坡詩》:“至東坡益大放厥詞,別開生面,成一代之大觀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動賓式;作主語、謂語;含貶義 |
成語結構 | 動賓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厥,不能寫作“決”或“絕”。 |
近義詞 | 大發議論 、說長道短 |
反義詞 | 緘口結舌 、默默無言 |
成語例子 | 也許他認定我年輕無知,才毫無顧慮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詞。(郭良蕙《焦點》十) |
成語謎語 |
發表夸張的言詞。如:「今天他在會中大放厥詞。」
厥:其,他的;詞:文辭,言辭。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。現用來指大發議論。
貶義詞。北方方言,厥(音jue,二聲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