袍笏登場是什么意思
袍,古代官服;笏,古代大臣上朝所執手板。袍笏登場,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員登臺演戲,現在常用來比喻壞人上臺,有貶義;或比喻新官上任,有諷刺意
袍笏登場也等閑。——清· 趙翼《甌北詩鈔》
國語辭典演員裝扮成為穿袍執笏的官員登臺演戲。近粉墨登場
比喻官員新任,猶如登場作戲,含有諷刺意味。如:「經過這次批斗,又有一些人將要袍笏登場了。」
成語解釋 | 身著官服;手持笏板;登場演戲。比喻上任作官;丑行開始(把官場比作戲臺)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清 趙翼《數月內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》:“袍笏登場也等閑,若他動色到柴關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連動式;作謂語;含貶義 |
成語結構 | 連動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笏,不能讀作“wù”。 |
成語辨形 | 笏,不能寫作“竹匆”。 |
近義詞 | 走馬上任 、逢場作戲 |
反義詞 | 告老還鄉 |
成語例子 | 袁世凱倒臺以后,軍閥們又袍笏登場,百姓仍受困苦煎熬。 |
成語謎語 |
袍,古代官服;笏,古代大臣上朝所執手板。袍笏登場,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員登臺演戲,現在常用來比喻壞人上臺,有貶義;或比喻新官上任,有諷刺意
袍笏登場也等閑。——清· 趙翼《甌北詩鈔》
國語辭典演員裝扮成為穿袍執笏的官員登臺演戲。近粉墨登場
比喻官員新任,猶如登場作戲,含有諷刺意味。如:「經過這次批斗,又有一些人將要袍笏登場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