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長地久是什么意思
天地的存在最為長久。用以比喻情感、友誼等與天地共存
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——白居易《 長恨歌》
國語辭典天地永恒無窮的存在著。語出《老子.第七章》:「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」后用以形容時間悠遠長久。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」明.高濂《玉簪記.第一九出》:「天長地久君須記,此日里恩情不暫離,從此后情詞莫再題。」也作「地久天長」、「天長地遠」。
天長地久的網絡解釋
橫批對聯安徽古民居:所見字體常見于各地古民居門楣上,大多二字為一組,組成一生僻字,常人難懂,惟方家知曉,又有人云,此類文字除一般寄托吉祥寓意外,另有道家做法,以求驅邪避禍之成分,抑或可信,民間封建迷信文化影響根深蒂固,各類因素摻雜其間,不排除有類似種種猜測可能。 四字分別為“青氣”“萬丈”“山水土”“多年”,細細辨析之下,不難發現各組合各含一意,即青氣指天,萬丈為長,山水土意地,而多年則為久,合起來便是“天長地久”,稍加點撥,迷霧頓散。
天長地久,漢語成語。
拼音:tiān cháng dì jiǔ
《老子》第七章中的一句。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。形容時間悠久。也形容永遠不變(多指愛情)。《老子》原文曰:“天長地久,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