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張西望 張:看。形容這里那里地到處看。
三心二意 又想這樣又想那樣,猶豫不定。常指不安心,不專一。
漫不經心 漫:隨便;經心:在意。隨隨便便,不放在心上。
心神不定 定:安定。心里煩躁,精神不安。
心神恍惚 恍惚:神志不清,精神不集中。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。
魂不守舍 舍:住宅,比喻人的軀殼。靈魂離開了軀殼。指人之將死。也形容精神恍惚。
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這里。指思想不集中。
會:集中。原指君臣協力,集思廣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
原謂心神聚合,集中大家的智慧。《文選·王褒·〈圣主得賢臣頌〉》:“故世平主圣,俊乂將自至,若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、 文 、 武 之君,獲 稷 、 契 、 皐陶 、 伊尹 、 呂望 之臣,明明在朝,穆穆列布,聚精會神,相得益章。” 劉良 注:“聚其精爽,會其神理,君臣道合,加以相明;上下不疑,德義諧和。” 明 宋濂 《題朱文公手帖》:“師友相從之盛,聚精會神,德義充洽,如在 泗 沂 之上。”后多形容專心致志,注意力非常集中。 明 唐順之 《答俞教諭書》:“古人於藝以為聚精會神、極深研幾之實;而今人於藝,則以為溺心玩物、爭能好勝之具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四回:“無奈他此時是凝心靜氣,聚精會神,生怕錯過節兒。” 巴金 《家》十一:“我畫得不好,不過這幅畫卻是我聚精會神畫出來的,因為你大哥向我央求過好幾回。”亦作“ 聚精凝神 ”。 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十一:“憶起昨夜那些小孩子,接過禮物攢三集五,聚精凝神,一層層打開包裹的光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