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言 1.言已出而又吞沒之。謂言而無信。
應允;允諾:慨然許諾|輕于許諾。
(1) [make a promise;promise;concent;give one assurance] 應允;答應;應承
從不作辦不到的許諾
別忘了給我們的許諾
項伯許諾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(2) 又
項王許諾。
如姬必許諾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(1).同意;應允。《儀禮·鄉射禮》:“司正禮辭,許諾,主人再拜,司正答拜。”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公子誠一開口請 如姬 , 如姬 必許諾,則得虎符奪 晉鄙 軍,北救 趙 而西卻 秦 ,此五霸之伐也。” 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“ 娃 曰:‘送子涉江,至於 劍門 ,當令我回。’生許諾。” 元 關漢卿 《單刀會》第二折:“先生初聞 魯肅 相邀,慨然許諾;今知有 關公 ,力辭不往,是何故也?” 吳晗 《人身自由何在?》:“我們過去被許諾的自由太多了,十幾年的文告以至最近三月一日的文件,都充滿了這一名詞。”
(2).指所應允的話。 白樺 《吳王金戈越王劍》第五場:“你們有你們的忠誠,我有我的許諾。” 劉紹棠 《兩草一心》:“ 春雪 含羞吐露了她對 梅畹貞 的許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