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路 1.正確的道路;正當的途徑。 2.大路:主要的道路。 3.謂品行作風正派。
正道 1.正確的道理﹑準則。 2.要道;主干道。 3.正路;正確的途徑。 4.猶正派。 5.正常。 6.佛教稱三乘所行之道。
正途 1.亦作"正涂"。猶正道。 2.清制官吏以進士﹑舉人出身與以恩貢﹑拔貢﹑副貢﹑歲貢﹑優貢﹑蔭貢出身的稱正途。由捐納或議敘而得官的稱異途。
1.較正道近便的小路。
2.比喻不正當的途徑。
邪道
(1).較正道近便的小路。 唐 儲光羲 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邪路豈不捷,渚田豈不肥。”
(2).比喻不正當的途徑。 唐 王建 《寄崔列中丞》詩:“我愛古人道,師君直且溫。貪泉誓不飲,邪路誓不奔。”《古今小說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據這件珍珠衫,一定是邪路上來的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二十回:“我并不是迷信那世俗折口福的話,但是精明的是正路,刻薄的是邪路,一個人何苦正路不走,走了邪路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