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發(fā) 揭露(壞人壞事):~罪行 ㄧ檢舉 ~。
流露 (意思、感情)不自覺地表現(xiàn)出來:~出真情 ㄧ他的每一首詩,字里行間都~出對祖國的熱愛。
透露 1.顯露。 2.顯豁;明顯。 3.私下通報或走漏。
吐露 1.謂說出實情或真心話。 2.顯露。
泄露 1.不應(yīng)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。 2.暴露,顯露。 3.猶流露。
泄漏 1.泄露(機(jī)密﹑秘密)。 2.滲透。
暴露 (隱蔽的事物、缺陷、矛盾、問題等)顯露出來:~目標(biāo)ㄧ~無遺。
顯露 1.謂明白直截。 2.顯出;表露。
敗露 壞事或陰謀被發(fā)覺了:事情敗露,歹徒妄想逃之夭夭。 【敗露】壞事或陰謀被發(fā)覺了:事情敗露,歹徒妄想逃之夭夭。
宣泄 1.亦作"宣泄"。 2.泄露;泄漏。 3.猶言舒散。 4.排放,泄出。
1.泄漏。
2.謂走私漏稅。
3.遺漏;遺失。
(1) [leak out;divulge]∶泄漏
走漏風(fēng)聲
(2) ∶走私漏稅
(3) [have the bulk of one’s property stolen]∶大宗的東西部分失竊
(1).泄漏。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二六回:“ 西門慶 吩咐那小廝:走漏消息,決打二十板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九七回:“只因 鳳姐 吩咐,都不敢走漏風(fēng)聲。” 端木蕻良 《曹雪芹》第三章:“這事非同小可,千萬不能走漏風(fēng)聲。”
(2).謂走私漏稅。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水學(xué)·水害》:“昔人論 吳江 東通 青龍江 ,由 青龍江 入海之處,因監(jiān)司相視,恐走漏商稅,遂塞此江。” 清 王韜 《擬設(shè)洋藥總司議》:“蓋走漏之弊,杜之於 中國 則難,杜之於 印度 則易。”
(3).遺漏;遺失。《中國民間故事選·巧貨》:“ 大鍋頭 說:‘自己人親自去,走漏要小些。’” 錢鍾書 《圍城》五:“我想東西不會走漏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