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略 ①謀略;手段:講究策略。 ②與“戰略”相對。為實現戰略任務而采取的手段。既有穩定性,又有較大的靈活性,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而變化。參見“戰略 ②”(824頁)。
計謀 計策;策略:有~。
政策 國家、政黨為完成特定的任務而規定的行動準則。是路線、方針的具體化。如中國為了引進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,派遣大量留學生到發達國家去學習,請外國專家到中國來工作,都是行之有效的政策。
戰術 指導戰斗的原則和方法。主要包括戰斗的基本原則、戰斗的方法和戰斗的組織實施。在實際戰斗中,應該根據敵對雙方的具體情況和地形、天候、水文等條件靈活運用。
①指導戰爭全局的計劃和策略。所要研究和解決的主要問題有:武裝力量的建設和使用,國防工業的布局和武器裝備的研制,戰爭動員,戰爭的發生、發展及其特點、規律,戰略方針、任務、方向和主要作戰形式的確定,戰略情報、通信、指揮系統的建設等。
②泛指國家、政黨對全局性問題的謀劃,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具有相對穩定性,通過策略手段逐步實現。戰略與策略的區分是相對的,一定范圍內的戰略問題,在更大的范圍內可以是策略問題。
(1)
(2) 指導戰爭全局的計劃和策略
(3) 泛指指導或決定全局的策略
(1).作戰的謀略。 唐 高適 《自淇涉黃河途中作》詩之十一:“當時無戰略,此地即邊戍。” 清 葉名灃 《橋西雜記·楊忠武公訓子語》:“公一生戰略,具載國史。”
(2).指導戰爭全局的計劃和策略。對戰術而言。 洪深 《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》上篇五:“兵書上說得好:戰略與戰術乃二個全異之行動。戰術是關于戰斗諸種行動之指導法,戰略乃連系配合各種戰斗之謂。戰略為作戰之根源,即創意定計;戰術乃實行戰略所要求之手段。”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七章一:“敵人最初的計劃,據傳是將采取大迂回的包圍戰略。”
(3).比喻在一定歷史時期指導全局的方略。 毛澤東 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調動一切積極力量,為了建設社會主義。這是一個戰略方針。” 鄧小平 《高級干部要帶頭發揚黨的優良傳統》:“我們一定要認識到,認真選好接班人,這是一個戰略問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