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惘 1.迷惑失措。 2.指蠱惑,使迷惑。 3.謂神經錯亂失常。
惘然 1.失意貌;憂思貌。 2.疑惑不解貌。 3.謂不知所措貌。 4.迷糊不清貌。 5.謂空無所有貌。
悵然 1.失意不樂貌。
惆悵 失意而傷感: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悲!
惋惜 1.可惜;引以為憾。
1.亦作"悵罔"。
2.惆悵迷惘。
[distracted;listless]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;惆悵迷惘
神色悵惘
亦作“ 悵罔 ”。
惆悵迷惘。《楚辭·九辯》“愴怳懭悢兮” 漢 王逸 注:“中情悵惘,意不得也。” 宋 蘇軾 《與滕達道書》之六:“會合邈未有期,不免悵惘。” 明 吳承恩 《圍棋歌贈鮑景遠》:“能棋處處爭雄長,一旦遇君皆悵罔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英》:“值中秋,夫妻方狎宴,嫂招之, 玨 意悵惘。” 葉圣陶 《隔膜·恐怖的夜》:“兩位婦人目注于地,現出困頓、悵惘、驚懼的神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