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察 仔細察看(事物或現(xiàn)象):~地形丨~動靜丨~問題。
觀望 ①懷著猶豫的心情觀看事物的發(fā)展變化:意存~丨徘徊~。 ②張望:四下~。
觀看 特意地看;參觀;觀察:~景物丨~動靜丨~足球比賽。
傍觀 1.在近旁觀看。 2.指局外人從旁觀察。
指置身事外,在一旁觀察:袖手旁觀|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
袖手旁觀
(1).廣泛觀察。《史記·司馬貞補<三皇本紀>》:“旁觀鳥獸之文,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始畫八卦。” 明 陸深 《<停驂錄>摘抄續(xù)》:“有志之士,旁觀熟慮,乘勢而起。”
(2).指瀏覽。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“爹爹嚴命,限兒的書都看了,題目都做完了,但有餘力旁觀子史。”
(3).從旁觀察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有識旁觀,代其入地。何惜數(shù)年勤學,長受一生愧辱哉。” 唐 韓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巧匠旁觀,縮手袖間。” 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五:“我旁觀忽然心里難過,趁有她們在屋,便走了出去。”
(4).在旁邊看的人。 宋 楊萬里 《賀永守沉侍郎德和啟》:“犯忌諱以直前,旁觀喪膽;吐忠嘉而徑去,曾不顧身。” 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哭泣哀痛,旁觀無不動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