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 副詞。表示不很精確的估計:老校長大概五十來歲|烏云滿天,大概要下雨了。
大約 1.大致﹐大體。 2.表示估計的數(shù)目不十分精確。 3.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。
大略 ①概要:三人務(wù)于精熟,而亮(諸葛亮)獨觀其大略。 ②遠(yuǎn)大的謀略:雄才大略。
大意 1.大概的意思;要義。 2.大志。 3.謂疏忽﹐不經(jīng)意。
大抵 副詞。大多;多半:路過北京的人,大抵要去游一下長城|商店職工大抵實行輪休制。
大致 副詞。①表示事情的主要方面是這樣:兩種說法大致相同|這部詞典收詞大致符合同學(xué)們的需要。 ②大約:新建校舍,大致需要兩年時間|本屆作文競賽大致月底可以揭曉。
大體 ①重要的義理:識大體,顧大局。 ②綱要:操綱領(lǐng),舉大體。 ③副詞。大致;大抵:大體上一致|大體如此。
概略 ①大概情況:這只是整個故事的~,詳細(xì)情節(jié)可以看原書。 ②簡單扼要;大致:~介紹ㄧ~說明。
約略 ①副詞。表示感覺隱約粗略:組織球隊的事,我約略知道一些|投考高中的經(jīng)過,我還約略記得。 ②隨便;不經(jīng)意:約略整環(huán)釵影動。
大要 1.要旨;概要。 2.大致﹐大約。
大略的內(nèi)容:故事~。
[broad outline;main idea;gist] 粗略;大概,大略的內(nèi)容、要點或討論題的主要原則
略舉梗概
故事梗概
亦作“梗槩”。
1.大概,概略。《后漢書·文苑傳上·杜篤》:“臣聞知而復(fù)知,是為重知。臣所欲言,陛下已知,故略其梗概,不敢具陳。” 李賢 注:“梗概猶粗略也。” 宋 陸游 《書<宛陵集>后》詩:“粗能窺梗概,亦足慰平生。” 廖承志 《致蔣經(jīng)國先生信》:“再次合作,老先生主其事,吾輩身在其中,應(yīng)知梗概。”
(2).剛直的氣概;慷慨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觀其時文,雅好慷慨。良由世積亂離,風(fēng)衰俗怨,并志深而筆長,故梗概而多氣也。”《魏書·李彪傳》:“臣雖下才,輒亦尚其梗概,欽其正直,微識其褊急之性,而不以為瑕。” 朱自清 《論書生的酸氣》:“他們可以看遠(yuǎn)大些,‘梗概而多氣’,是雄風(fēng)豪氣,不是酸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