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而卻步 卻步:不敢前進,向后退。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,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縮。
一見鐘情 鐘:集中;鐘情:愛情專注。舊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(chǎn)生愛情。也指對事物一見就產(chǎn)生了感情。
畏:恐懼,害怕??匆娏司秃ε?。
[be terrified (awed) at the sight] 一見之下就產(chǎn)生了畏懼心理。形容人態(tài)度威嚴或事務艱難令人畏懼
見了令人害怕。語本《論語·堯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博爾奔察》:“上放煙火,有被煙薰嗽者, 博 笑曰:‘此乃素被黃煙所薰怕者,故望而生畏也。’” 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六書》:“一省事權皆在督撫,然必久累資勞,乃至此位,地大事繁,年老精衰,舊制且望而生畏,望其講求新政而行之,必不可得?!?朱自清 《<經(jīng)典常談>序》:“我國經(jīng)典,未經(jīng)整理,讀起來特別難,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,結果是敬而遠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