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 就是1①用在句末表示肯定(多加‘了’):我一定辦到,你放心~了。 ②單用,表示同意:~,~,您的話很對(duì)。其他‘就’和‘是’合用的情況,參看‘就’。 就是2 [jiùshì]連詞,表示假設(shè)的讓步,下半句常用‘也’呼應(yīng):為了祖國(guó),我可以獻(xiàn)出一切,~生命也不吝惜ㄧ~在日常生活中,也需要有一定的科學(xué)知識(shí)。
1.即是,就是。
2.即使;縱然。
3.用于句末,表示肯定語氣。
4.只因?yàn)椤?br/>
5.正是。
(1).即是,就是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六:“客遂屈,乃作色曰:‘鬼神,古今圣賢所共傳,君何得獨(dú)言無。即僕便是鬼。’” 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論淡》:“若祗以平日之所飫聞習(xí)見者為平常,而以其罕聞驟見者為怪異,則怪異平常便是兩事,經(jīng)世出世便是兩心?!?br/>
(2).即使;縱然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儒增》:“便是 熊渠 、 養(yǎng)由基 、 李廣 主名不審,無害也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至于婚姻大事,兒女親情,有貪得富的,便是王公貴戚,自甘與團(tuán)頭作對(duì)?!?span id="aak202w" class="shu">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四九回:“便是不會(huì),也沒難處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·<窮人>小引》:“他寫人物,幾乎無須描寫外貌,只要以語氣、聲音,就不獨(dú)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,便是面目和身體也表示著。”
(3).用于句末,表示肯定語氣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我離了他家門便是?!?元 無名氏 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小可 曹州 人氏 賈仁 的便是?!?span id="gs2wgyi" class="shu">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二回:“ 牛布衣 近日館于舍親 卜 宅,尊客過問,可至浮橋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?!?br/>
(4).只因?yàn)椤?span id="uis0qg0" class="shu">《水滸傳》第二一回:“那老兒見是 宋江 來,慌忙道:‘押司如何今日出來得早?’ 宋江 道:‘便是夜來酒醉,錯(cuò)聽更鼓?!?span id="sqq202o" class="shu">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鎮(zhèn)雷峰塔》:“ 許宣 道;‘娘子如何在此?’ 白娘子 道:‘便是雨不得住,鞋兒都踏濕了,教 青青 回家,取傘和腳下。又見晚下來。望官人搭幾步則個(gè)?!?br/>
(5).正是。 唐 元稹 《哭子》詩之三:“鐘聲欲絶東方動(dòng),便是尋常上學(xué)時(shí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