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信 1.月經。按月而至﹐如潮有信﹐故稱。
月事 1.即月經。
女子按月自陰道排出少量血液和脫落的子宮內膜的生理現象。每次行經時間為3-5天,月經顏色鮮紅稍暗,量約50~60毫升左右。行經期稍有乳脹、腹痛現象。如周期先后不定,時間長短不一,顏色變淡或暗黑有塊,且乳脹、腹痛劇烈,則為月經不調,應及時診治。
[menstruation;menses] 生殖細胞發育成熟的女子周期性的子宮內膜脫落出血,也指月經期流出的血。一般在十四歲左右,月經即開始來潮,到五十歲左右則經斷,其中除妊娠及哺乳期外,通常是一月來潮一次
女子生殖細胞發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現象。經期約三到五天,通常四周至一月一次,故名。又名月水、月事、月信。一般女子從十三四歲起行經,到四十五至五十歲經止。亦指行經期流出的經血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人·婦人月水》:“﹝釋名﹞:月經、天癸、紅鉛。 時珍 曰:月有盈虧,潮有朝夕,月事一月一行,與之相符,故謂之月水、月信、月經。經者常也,有常規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