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假 1.假的﹐不真實的。 2.假借﹐假托。
子虛 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中虛構的人物。后以“子虛”或“子虛烏有”指虛構的、不真實或不存在的事物。
沒有:化為烏有|夢當好處成烏有。
[nothing;naught] 虛幻;不存在
烏有先生者,烏有此事也。——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
夢當好處成烏有。——袁桷詩
子虛烏有
虛幻;不存在。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譬諸木犬,猶彼泥龍,循名督實,事歸烏有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惑經》:“ 孟子 云:‘ 孔子 成《春秋》,亂臣賊子懼。’無乃烏有之談歟?” 元 袁桷 《次韻陳海陰》:“夢當好處成烏有,歌到狂時近自然。” 鄭振鐸 《海燕·論武俠小說》:“它們把大多數的民眾,更麻醉于烏有的‘超人’的境界之中。”參見“ 烏有先生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