恣意 1.放縱,肆意。
肆意 放縱,毫無顧忌:肆意妄為|肆意行暴。
任性 由著性子,毫無約束:任性胡為|在父母面前,不敢任性。
1.循其本性;盡情任性。
2.稟性;本性。
3.索性;干脆。
(1) [so;wilfully]∶順著本性,索性
率性把眼睛閉著聽他講
(2) ∶指平素的性情;稟性
率性樸素
(1).循其本性;盡情任性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。”《梁書·文學傳下·劉峻》:“ 峻 率性而動,不能隨眾沉浮, 高祖 頗嫌之,故不任用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》:“夙抱丘壑尚,率性恣游遨。” 明 方孝孺 《養素齋記》:“惟知率性任質,直躬正色,無求於人。” 葉圣陶 《隔膜·阿菊》:“一陣率性的附和的喧笑聲發出來,各人的耳鼓都感到劇烈的震動。”
(2).稟性;本性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秋夕嘆白發》詩:“昔年十四五,率性頗廉隅。”《北齊書·劉孟和傳》:“ 孟和 少好弓馬,率性豪俠。” 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書》:“夫以率性之真,推而擴之,與天下為公,乃謂之道。”
(3).索性;干脆。《水滸傳》第六二回:“ 燕青 想道:左右是死,率性説了。”一本作“ 索性 ”。《石點頭·郭挺之榜前認子》:“既要帶盤纏去,何不叫 郭福 率性買三五百金貨物跟你去。” 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二幕:“我看率性叫那些唱歌的、奏樂的,也通統就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