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愚則誣是什么意思
不是愚昧無知,就是存心騙人。多指某一主張、言論無可成立之理。亦作“[[非愚即誣]]”。
國語辭典不是愚蠢,就是故意欺騙人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是猶師天而無地,師陰而無陽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語而不舍,非愚則誣也。」《韓非子.顯學》:「無參驗而必之者,愚也;弗能必而據之者,誣也;故明據先王,必定堯舜者,非愚則誣也。」
成語解釋 | 誣:誣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話,就是故意污蔑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莊子·秋水》:“蓋師是而無非,師治而無亂呼?是未明天地之理,萬物之情者也。是猶師天而無地,師陰而無陽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語而不舍,非愚則誣也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做事方式 |
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|
成語謎語 |
不是愚昧無知,就是存心騙人。多指某一主張、言論無可成立之理。亦作“[[非愚即誣]]”。
國語辭典不是愚蠢,就是故意欺騙人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是猶師天而無地,師陰而無陽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語而不舍,非愚則誣也。」《韓非子.顯學》:「無參驗而必之者,愚也;弗能必而據之者,誣也;故明據先王,必定堯舜者,非愚則誣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