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生 生疏;不相識:陌生人|孩子有些怕陌生。
①認得;相識:我認識他|認識的人告訴我說。
②懂得;理解:通過學習,我認識了這個道理。
③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。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。社會實踐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,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,也是認識的目的。
[understanding;knowledge] 頭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
感性認識
(1).能夠確定某一人或事物是這個人或事物而不是別的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七回:“自從咱爺兒倆認識以后,是説你算投奔我來了,你沒受著我一絲一毫好處。” 老舍 《我這一輩子》五:“在前面我已經說過,我認識字,還能抄抄寫寫,很夠當個小差事的。”亦指識別;鑒別。 沙汀 《記賀龍》十六:“他懶懶地告訴我們,當天軍區的一位營長跑來看他,因為知道他愛馬,認識馬,還特別牽來幾匹馬要他品評。”
(2).指人的頭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。 毛澤東 《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?》:“一個正確的認識,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,由精神到物質,即由實踐到認識,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,才能夠完成。” 艾思奇 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》第八章:“認識和照鏡子、攝影有相類似的地方,但又有著根本的不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