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劃 ①工作或行動以前預先擬定的具體內容和步驟:科研~ㄧ五年~。 ②做計劃:先~一下再動手。
接洽 跟人聯(lián)系,洽談有關事項:~工作。
商榷 商量,討論:具體方案還要再商榷。
探究 探索研究:探究原因。
探求 1.探索尋求。
推敲 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》卷十九引《劉公嘉話》載:唐人賈島做詩,得“鳥宿池邊樹,僧敲月下門”兩句。起初“敲”字想改用“推”字,猶豫不決,用手做推、敲的動作,無意中碰上了韓愈,就向韓愈說明原委。韓愈認為用“敲”字好。后以“推敲”比喻反覆斟酌、考慮。
咨詢 征求意見:咨詢機關|提供咨詢|他是這方面的專家,你有什么問題盡管咨詢。
辯論 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,揭露對方的矛盾,以便最后得到正確的認識或共同的意見:~會ㄧ他們?yōu)闅v史分期問題~不休。
磋商 1.互相商議;交換意見。
談判 雙方或數(shù)方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對有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進行會談:交戰(zhàn)雙方就停火問題進行談判。
交涉 跟對方商量解決有關的問題:辦~ㄧ你去~一下,看能不能提前交貨。
考慮 思索問題,以便做出決定:這個問題讓我~一下再答復你ㄧ你做這件事,有點兒欠~。
切磋 見“切磋琢磨”。
商討 1.商量討論。
商議 1.商量討論。 2.猶建議。
議論 1.謂評論人或事物的是非﹑高低﹑好壞。亦指非議﹐批評。 2.對人或事物所發(fā)表的評論性意見或言論。
探討 1.謂探幽尋勝。 2.探索研討;探索講求。
討論 就某一問題進行商量或辯論:進行專題討論|討論工作|討論會。
琢磨 ①治玉為琢,治石為磨。喻指反覆修煉、磨煉:道藝相琢磨|窮苦的生活琢磨出倔強的性情。 ②(zuó-)思考;探究:我琢磨著這事兒得趕快辦|他的心思誰也琢磨不透。
研究 ①鉆研;探求事物的性質、規(guī)律等:凡事須得研究,才會明白|研究人類學。 ②考慮;商討:這個方案領導正在研究|請大家來研究問題。
爭論 1.爭辯討論;爭吵。
斟酌 ①倒酒;注酒:騰酒車以斟酌。 ②倒酒不滿曰斟,過滿曰酌,宜適中。故比喻反覆地考慮:斟酌定奪|斟酌損益|再三斟酌|請你斟酌辦理。 ③品評;欣賞:斟酌嫦娥憐我老,故窺書幌照人床。
商酌 商議,斟酌:特地邀各位共同商酌。
計議 商議:從長~ㄧ他們~著生產競賽的辦法。
籌商 1.計劃商議。
籌議 1.猶籌商。謀劃商議。
接頭 ①使兩個物體接起來。 ②接洽;聯(lián)系:領導上叫我來跟你~。 ②熟悉某事的情況:我剛來,這件事我還不~。
磋議 1.商談;協(xié)議。
會商 雙方或多方共同商量:~大計。
協(xié)商 1.共同商量。
洽商 1.接洽商談。
商洽 接洽商談:有關方面共同商洽解決的辦法。
研討 研究討論:研討語言學理論。
研商 暫無釋義
酌量 1.本指計量酒米,后泛指斟酌估量。
咨議 舊時指供咨詢的參謀人員:以永華為咨議,馮錫范為侍衛(wèi),引兵至臺灣。
1.商決;計議;討論。
2.意見;辦法。
3.估計,估量。
4.準備。
5.買賣時還價。
(1)
和他家里的人商量過此事
(2) ∶商討
他總是蹲在草地上和別人商量
(3) [buy;ask the price]∶購買,問價
終日價無人商量。——《宣和遺事》
(1).商決;計議;討論。《易·兌》“商兌未寧” 三國 魏 王弼 注:“商,商量裁制之謂也。”《魏書·食貨志》:“臣等商量,請依先朝之詔,禁之為便。”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三》:“ 叔文 日時至此商量公事,若不得此院職事,即無因而至矣!” 宋 蘇轍 《論吏額不便二事札子》:“臣詳定之日,與眾官商量。” 巴金 《秋》一:“他們有很多事情要跟你商量。”
(2).意見;辦法。《北史·隋房陵王勇傳》:“太子毓德東宮,左右何須強武?如我商量,恒於交番之日,分向東宮上下,團伍不別,豈非好事邪?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如今有個商量…… 程師老爺 替想想行得行不得?”
(3).估計,估量。 宋 趙長卿 《驀山溪·憶古人詩云“滿城風雨近重陽”因成此詞》:“滿城風雨,又是重陽近,黃菊媚清秋,倚東籬商量開盡。”
(4).準備。 宋 舒亶 《菩薩蠻·次韻張秉道》詞:“密葉似商量,向人春意長。” 元 張可久 《秦樓月》曲:“催歸去, 吳 山云暗,又商量雨。”
(5).買賣時還價。《敦煌變文集·董永變文》:“家里貧窮無錢物,所買(賣)當身殯耶孃。便有牙人來勾引,所發(fā)善愿便商量。長者還錢八十貫, 董永 只要百千強。” 蔣禮鴻 通釋:“商量就是還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