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蓋 1.收藏。 2.隱瞞。 3.遮蓋。 4.掩埋。
裝飾 1.打扮;修飾。 2.裝潢。 3.點綴,裝點。 4.指裝飾品。 5.猶夸飾。
粉飾 涂飾表面,掩蓋污點或缺點:~門面 ㄧ~太平。
修飾 ①修改潤飾文辭,使完美:不加修飾,不添枝加葉,盡可能寫得樸素、真實。 ②打扮裝飾使美觀:婦人貌不修飾,不見君父|修飾一新。
遮蔽 1.亦作"遮萆"。 2.遮擋;阻攔。 3.指用來遮擋的東西。 4.猶庇護。 5.掩蓋;掩飾。 6.遮蓋;遮住。 7.遮藏;隱蔽。
掩護 ①采用某種措施保護隊伍或人員的行動安全:掩護機關(guān)后撤|掩護政工人員過敵人防線。 ②采用某種方式暗中保護:打掩護。 ③指作戰(zhàn)用的工事、障蔽物等:利用山崗做掩護,防御敵人的進攻。
隱瞞 1.謂掩蓋真相不讓人知道。
包藏 包含;隱藏在里面:~禍心ㄧ他的眼神~著抑郁之情。
遮蓋 1.見"遮蓋"。
遮掩 ①掩蔽;覆蓋:天降三尺瑞雪,遮掩了竇娥的尸首。 ②掩蓋錯誤、缺點:有錯誤就要改,不要遮掩。
遮擋 1.阻擋;遮蔽。 2.指可以遮蔽攔擋的東西。
飾:修飾。遮蓋修飾使人看不出真相:掩飾錯誤|劉備將聞言失箸緣故,輕輕掩飾過了。
[leave in the dark;cover up;gloss over;conceal] 掩蓋文飾
用他那老一套的傲慢的神情掩飾他的窘態(tài)
掩蓋文飾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遺·禮部·議革張浚祀》:“若 曲端 之見殺,及 浚 之屢敗,史冊事俱難掩,而中不無掩飾,故不謂其殺戮忠良,敗壞國事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二一回:“﹝ 玄德 ﹞將聞言失筯緣故,輕輕掩飾過了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三回:“這 沂水縣 是個小去處,如何掩飾得過?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 吳蓀甫 聽著,把不住心頭一跳,臉色也有點變了;趕快一陣狂笑掩飾了過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