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括 包含(或列舉各部分,或著重指出某一部分):語文教學應該~聽、說、讀、寫四項,不可偏輕偏重ㄧ我說 ‘大家’,自然~你在內。
搜集 尋求聚集:搜集情報|搜集民歌。
收集 1.招收聚集。 2.把零散的東西收攏在一起。
收羅 尋找聚集:收羅英才|收羅字畫。
搜羅 ①搜集;羅致:搜羅宏富|搜羅人才。 ②也作“搜邏”。巡邏搜索:搜羅一月余,不戰師自罷|我歸彼出疲奔命,備北驚南厭搜邏。
網羅 ①捕捉魚類或禽獸的器具:網羅魚禽。 ②比喻束縛人的器物:布網羅繩之以法。 ③比喻招納搜求:網羅天下賢才|網羅舊聞軼事。
包羅 包括(指大范圍):民間藝術~甚廣,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完的。
搜求 1.尋找;尋求。
征采 1.招聘簡拔。
1.征收;求索。
2.征召訪求;征詢。
3.猶征逐。謂交往過從。
(1) [solicit;seek;ask for]∶訪求
征求意見
(2) ∶征收
征求滋多
(1).征收;求索。《穀梁傳·桓公十五年》:“古者諸侯時獻于天子,以其國之所有,故有辭讓而無徵求。” 唐 杜甫 《又呈吳郎》詩:“已訴徵求貧到骨,正思戎馬淚盈巾。” 宋 秦觀 《進策·論議上》:“故 楊炎 變之以為兩稅之法,已而盜起兵興,征求無節,法又大弊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冬雨率然有二十韻》:“徵求皮肉盡,枯骨待削剝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軼聞·入相奇緣》:“性貪黷無厭,徵求財貨,皇皇如不及。”
(2).征召訪求;征詢。《后漢書·西南夷傳·邛都夷》:“先以詔書告示三郡,密徵求武士。” 唐 高適 《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》詩:“幸逢明圣多招隱,高山大澤徵求盡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籍會通一》:“ 宋氏 徵求,力倍功半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六·杼山集牒》:“凡天下圖書之遺逸,賢才之隱滯,則承旨而徵求焉。” 巴金 《家》三十:“ 覺新 也奉了祖父的命令來征求 覺民 的意見。”
(3).猶征逐。謂交往過從。 明 陳子龍 《分詠西京雜記得新豐》:“憶昔初從 豐 沛 游,少年屠狗相徵求。”